1.1 关于安全员和车联网对自动驾驶车辆安全作用的探讨
现阶段,各家自动驾驶公司安全员干预车辆情况 探讨“自动驾驶测试阶段为什么需要安全员”这一话题之前(本文所说的安全员是指道路测试、示范应用驾驶人),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官方网站(dmv.ca.gov)发布的2019自动驾驶车辆脱离接触报告(2019 Autonomous Vehicle Disengagement Reports),该报告对各家自动驾驶公司在当地测试并自主上报的安全员干预车辆情况进行了统计。 根据各家自动驾驶公司自主统计上报的情况来看,百度公司的车辆,每18050英里需安全员进行一次干预;谷歌姊妹公司Waymo的车辆,每13219英里需要安全员进行一次干预,之后是CRUISE,AutoX,Pony.ai,Nuro,Zoox,PlusAI等(见图1)。

目前测试阶段的自动驾驶车辆需要安全员的原因探讨
测试阶段的自动驾驶车辆需要安全员的首要理由是安全,同时,对于自动驾驶研发而言,安全员还有改进系统的作用。 首要理由是为了“安全” 美国道路安全保险研究所(IIHS)在2020年6月提交的一份报告认为,如果自动驾驶车辆能达到人的水平,那么自动驾驶汽车可能最多减少大约三分之一的交通事故,这是通过对5000起撞车事故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打破了关于自动驾驶车辆会彻底安全的论断,也受到许多自动驾驶从业者的批评。 这份报告把事故因素分为五类,分别是:观察错误、预测判断错误、决策错误、执行错误、失能。这五类中,因观察错误导致的事故占23%,因失能,如酒驾或突发疾病导致的事故占10%,这两类事故不会在成熟的自动驾驶车辆上发生。而在预测判断、决策和执行方面,目前看,自动驾驶还未达到人类的水平,因此只能减少三分之一的事故。2018年3月发生的Uber测试车的撞车致人死亡事故也可作为这一判断的例证:事发前6秒,横穿道路的行人和自行车被自动驾驶车辆标记为未知物体;事发前1.3秒,自动驾驶车辆提醒紧急制动,但安全员未能做到,最后以63km/h的速度撞击行人。 这起事故也证明了自动驾驶车辆在预测能力方面存在严重缺陷。人类驾驶人员面对未知物体时的处理方式要比自动驾驶车辆谨慎很多。正常的驾驶人会关注并预测未知物体动向,无法判断时,会采用保守方式进行规避,譬如刹车或变道远离等。另据Uber测试车致人死亡事故的视频显示,事故前6分钟到事故发生,安全员处在频频往下方看的分心状态。在警察的调查报告里,同样场景的几次试验中,85%的驾驶人能在44米前看到行人并能及时应对该种情景。 一直以来,部分科技公司鼓吹传感器可看到人不能见的物体,并能避开这些物体。这类宣传让一些安全员经常处在分心状态。舆论在对Uber测试车致人死亡事故的反思中,还批评了科技公司采取捷径获得成功的冒进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