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燃油到智能化,车企核心竞争力发生质的变化
据鑫知网了解 智能化时代下,购车者关注重点发生了根本改变,智能化逐渐成为整车厂的胜负手,市 场亟需建立新的竞争力评价体系。在汽车传统领域,站在消费者角度,更具有吸引力的 车型通常在以下领域具有更优良的性能:动力总成(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NVH 控 制能力(隔音、滤震、隔热)、安全性(车身强度、气囊数量)、车辆观感(外观与内饰)、 车辆尺寸(内外部空间)等。对于整车厂而言,在上述领域大力投入是发展重心,与之 相对应的动力技术、底盘调教、模块化、产品矩阵等方面也成为整车厂竞争实力高低的 体现。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从特斯拉开始,再到中国造车新势力三强的成功,其背后决定 因素产生了变化:1)从车型角度来看,智能电动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动力总成的 变化以及零部件数量的减少使得传统(制造)领域的差异化缩小;2)从消费者角度来 看,汽车作为下一代智能终端,产品属性从手机的功能机向智能机的转变,消费者更加 关注汽车的智能化程度,包括自动驾驶功能的成熟度、智能座舱的交互体验、车与手机 等其他生态的融合。另外,汽车作为智能终端不断自我进化和升级的能力也是消费者关 注的要点,一个可以成长的汽车将具有明显的差异化。汽车属性以及车企能力要求的变 化需要我们从新的维度建立车企竞争力的评价机制

车企的智能化水平不仅仅是车型本身智能化的装配程度,
车企的智能化水平不仅仅是车型本身智能化的装配程度,更需要车企从核心技术到组织 架构人才的全新且完整的体系去支撑,我们因此构建了由表及里的三大评价维度,分别 是自动驾驶实现情况、核心技术掌控率以及组织文化架构。 自动驾驶实现情况:直接关乎到消费者的体验和品牌形象,高阶自动驾驶投放速度形成 车企的先发优势。自动驾驶引领新一轮消费者购车观与出行观,未来将是衡量车企竞争 力的重要且直接的依据。L1-L3 级不同功能的渗透速度、产品成熟等都决定了消费者对 车企智能化的认知,更早推出有竞争力产品的车企具备先发优势。 核心技术掌控率:核心技术的自研掌控力决定了智能化功能推出的成熟度、效率、成本 以及差异化。我们对各车企自动驾驶实现情况进行比较,虽然直观但是静态。动态来看, 车的可进化能力能奠定更高的发展上限,电子电气架构的搭建与 FOTA 的实现让车的持 续进化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类似于传统燃油车时代当中头部车企往往自己掌控发动机 和变速箱技术,智能化时代在自动驾驶、车载 OS 等技术自研掌控力也决定了推出车型 的智能化水平。核心技术自己掌控的优势最终将体现在推出的智能化功能的成熟度、效 率、成本以及差异化等。在智能化时代通过累计数据实现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的正循环 更加要求车企的自研能力。 组织与制度:智能化的投入本质是车企从制造汽车向科技企业的转型,其背后组织架构和文化的转变是根本推动力。汽车智能化不只是功能上的增加,更是从围绕产品到围绕 用户体验的巨大转变。车企智能化的能力需要研发投入、人才引进、组织架构变化等多 方面转变,实现从制造企业向科技企业的转型。 本篇专题研究对象为目前中国市场上主流的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自主品牌,具体包括: 1) 造车新势力:特斯拉、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 2) 传统自主品牌: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长安汽车、上汽乘用车、广汽乘用 车(含新能源)。 本篇专题将对于以上重点研究对象分别就三大智能化评价维度展开评价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