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Image
By: 鑫知网|上海鑫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裸眼 3D 并非新技术

据鑫 知 网了解 人之所以能够看见 3D 效果,主要是因为双眼之间有着一段 8 厘米左右的距离,人眼观看物体时看到的图像具有位差,这便是视差。基于此,人们能区别物体的远近,并获得立体感。而实际上,早在 1903 年,科学家就已经发现了这个原理,而根据这个原理做出来的 3D 显示设备也早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生活中。 比如说早期 3D 电影所使用的红蓝色的色差式 3D 眼镜,以及后来出现的偏振式 3D 眼镜等,这些眼镜般的设备一般都能让用户体验到 3D 效果,只是对眼镜族而言,体验到 3D 甚至需要戴两副眼镜,这样的佩戴方案更会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偷懒” 与 “爱美” 的人们便同样依靠视差原理发明了裸眼 3D 技术。 而目前想要实现裸眼 3D 比较成熟的显示技术主要有 3 种,光屏障式 (parallaxbarrier)、柱状透镜技术 (lenticular arrays) 以及集成成像技术 (integral imaging)。而这些技术本身已经发展演进了多年。 超多维的 3D 技术(液晶透镜技术,据超多维称这是柱状透镜技术的一种)于 2007 年实现工程化;夏普公司欧洲实验室的工程师们经过 10 年的研究,开发了光屏障式技术,基于该技术的自由立体显示可以在三维/二维模式间进行切换,凭借该技术夏普在 2002 年底成功向市场推出了自动立体液晶显示器;而集成成像(最初被称为集成摄影)也已经有 100 多年的历史,最早提出集成成像显示技术的实时拍摄方法是 NHK(日本广播公司)科学与技术研究实验室。

Blog Image

寻求差异化的手机为裸眼 3D 带来第二春?

另外,至少在手机领域,当时的智能手机易用性上其实并不完善,处理器性能低下,很容易卡顿。升级手机的性能才是当时手机厂商更加迫切的任务。 而到了现在手机市场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各大手机厂商也只能比参数了,争先上马最新的处理器以及更大容量的电池。不过,这些升级并不能对手机的使用体验产生多大的改观。也正因为如此,当三星推出曲面屏手机的时候,很快便受到了市场的热捧。因此,裸眼 3D 似乎可以成为手机厂商们突破僵局的一步大招。而且,此时不管在技术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比前几年有了极大的进步。

开始我们愉快的开发之旅吧!

如果您有任何好的点子或者更好的项目需要我们的合作,欢迎您第一秒来联系我们实现您的梦想。

欢迎您在线联系我们
Shape